区域的展亭承载着防洪安全与公共空间复兴的双重使命。其由红色混凝土构成的拱形体量,以极具雕塑感的姿态,构筑起一座连接城市与自然的新地标。
瓦格纳公园最初建成是由Machado Silvetti、Hannah/Olin与Lynden B. Miller联合设计,是纽约市早期填海造地工程的成果之一。近年来,随着“下曼哈顿海岸韧性工程”(LMCR)启动,该园区被纳入整体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地势抬升、隐性防洪结构、雨水系统与生态缓冲带等策略,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挑战。
在整体改造框架下,Thomas Phifer团队打造的Pavilion展亭被设定为“欢迎的门户”。它以两个“肺叶状”拱形翼体自中央展开,如同张开的臂膀,引导视线通向自由女神像、埃利斯岛与港湾天际线。红色混凝土的立面与周边绿意和滨海背景形成强烈对比,使其在视觉上成为显著的空间锚点。
展亭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内部设有餐厅、教育教室、公共洗手间与储物区,屋顶平台则作为开放式观景区向公众开放。整个建筑系统采用全电运行、无化石燃料,并正朝着“零碳排放”标准推进,展示出城市公共设施的新型可持续路径。
除了展亭本身,AECOM在整个园区的防洪与生态策略亦体现精细思维。项目通过地形抬升,巧妙隐藏了防洪墙,并布设了雨水回收系统与63,000加仑的地下蓄水池,构成公园“看不见的基础设施”。原有石材与木结构得以回收再利用,园区铺装材料具备较高热反射指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照明采用“暗夜天空”认证的太阳能灯具;四种本地生态系统在公园中交织出现,构建出人与自然的教育与体验通道。
在生态前沿部分,AECOM还打造了一处阶梯状“活海岸线”,通过滨水台阶种植盐生植物,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环境,也将原本单一的硬质岸线转变为具生态弹性的海岸缓冲区。访客可从Battery Place进入,沿森林步道穿越树荫坡道缓步而上,展亭的流线型拱门成为进入核心空间的仪式性节点。内部布局明晰、开放且具包容性,在保证极端气候应对能力的同时,也保持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亲切感。
随着Tony Cragg、Louise Bourgeois与Mother Cabrini等艺术家的雕塑作品陆续进驻,这片滨水绿地正逐渐成为城市文化与景观的交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