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菏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菏泽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政策例行吹风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参会并答记者问。
城市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其规划与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做好此项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菏泽市工作实际,牵头起草了《规划》,历时近一年,先后完成了风险评估备案、合法性审查、市规委会审议等一系列法定程序,2025年6月,经市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5年7月正式获得批复,同意印发实施。
《规划》共分6章14节,规划范围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范围,统筹考虑不同层次范围的规划编制与协调的内容,与《菏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保持一致。总体目标是:推动菏泽各项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建立与菏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交通发展模式适宜、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协调和落实各项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优化铁路、高速公路、航道、交通枢纽等重要交通设施布局,明确交通系统功能定位,合理组织交通网络规划方案,重点研究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加强与周边城市交通设施对接,以开放性的交通网络、整合化的枢纽布局、有序的客货运组织,进一步支持城市与产业发展,实现区域联动及均衡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的编制为菏泽市未来交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依据。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升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实,菏泽市将构建起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绿色、可持续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规划》的核心任务在于统筹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大战略重点:
强化区域枢纽,提升开放能级。构建以京九通道、鲁南通道为骨架,濮菏徐、枣菏新通道为补充的“米”字型复合交通通道,强化菏泽与中原经济区、西部经济隆起带等区域的快速连接。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多层次交通网络,巩固和提升菏泽在四省交界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地位。
对接空间布局,引导协调发展。深度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以交通枢纽为核心组织城市空间,预留和控制重大交通廊道与场站用地,支撑“北接省会经济圈、西连中原经济区”的区域枢纽城市定位,引导城市有序拓展和产业合理布局。
优化路网结构,畅通城市血脉。构建骨干系统,规划形成 “环+放射”的快速路网和“十八横二十四纵”的主干路网体系,大幅提升路网容量与效率。打通城市微循环,践行“窄马路、密路网”理念,打通“断头路”,优化交叉口渠化设计,提高道路通达性。完善停车供给,建立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现代化停车供应体系,缓解“停车难”问题。
优先发展公交,倡导绿色出行。打造多层次公交系统,力争在规划期内形成“中运量公共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和辅助公交为补充的多方式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同时依托万福河、护城河、赵王河等城市河流和公园绿地,布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构筑覆盖都市区、对接周边城市的慢行骨干廊道系统,形成一体化的城市景观慢行道路系统,提升城市形象和慢行出行品质。
据了解,目前,规划成果已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并同步共享至市住建、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及各区,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具体项目建设。